试卷代号:56627 座位号
内蒙古开放大学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大学美育》试题
2023年12月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总 分
得 分
得分 评卷人
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 《大学美育》课程学习内容的逻辑路径是 ( )
A.认识美,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传递美
B.发现美、认识美,欣赏美,创造美,传递美
C.欣赏美,创造美,发现美、认识美,传递美
D.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认识美,传递美
2. 下列哪部作品是萨缪尔亨廷顿的著作? ( )
A.尼科马克伦理学 B.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C.历史的起源与目标 D.论语
3. 下面哲学家不属于古希腊时期的是 ( )
A.苏格拉底 B.迪卡尔 C.柏拉图 D.亚里士多德
4. 劳动生产了美出自马克思的哪本著作? ( )
A.《人权宣言》 B.《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C.《资本论》 D.《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大学美育》试题 第1页 (共4页)
5.在孔子的政治思想里,主要不包括下列哪一项内容 ( )
A.礼 B.中庸 C.仁 D.兼爱
6. 下列内容,哪一项不是出自老子《道德经》? ( )
A.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B.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C.我即世界,世界即我。
D.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
7. 冯友兰先生认为什么学说是中国传统哲学中最有价值的内容? ( )
A.人生境界 B.天人合一 C.阴阳五行 D.中庸思想
8.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出自以下哪篇文章? ( )
A.袁中道《游青溪记》 B.袁宏道《西湖游记》
C.袁中道《玉泉涧游记》 D.袁宏道《满井游记》
9. 仁者乐山一语出自以下哪部经典? ( )
A.《大学》 B.《中庸》 C.《论语》 D.《孟子》
10.著名的“美的理念”说是由古代西方哲学家谁提出的? ( )
A. 鲍姆加登 B.柏拉图 C. 黑格尔 D.贺拉斯
得分 评卷人
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美在形式”的观点的合理之处,在于它肯定了美必然具有感性形式。 ( )
2.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每个人生活理想的差异,导致人们对于美的判断有所不同。( )
3.“花的红”是情感评价,“花的美”是逻辑判断。 ( )
4.柏林特提出了“肯定美学”,强调“自然全美”理念。 ( )
5.与自然美相比,社会美在内容和形式的关系上更偏重于内容。 ( )
《大学美育》试题 第2页 (共4页)
得分 评卷人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 寓教于乐
2.美育的形象性
3. 视听艺术
4.语言审美化技能
得分 评卷人
四、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为什么行政命令和道德教化不能很好地引导人的趣味呢?
2. 塑造审美心理结构的意义是什么?
试卷代号:56627
内蒙古开放大学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大学美育》试题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A 2.B 3.B 4.D 5.D
6.C 7.A 8.D 9.C 10.B
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对 2.对 3.错 4.错 5.对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寓教于乐
这是由古罗马时期的美学家、诗人贺拉斯在《诗艺》中明确而简练地提出的著名论点。他提出通过寓教于乐的方法,把理性教育和情感教育,教育和娱乐结合起来,并把教育巧妙地寓于审美愉悦之中,使其“既劝谕读者,又使他喜爱,才能符合众望”。这一著名论点的确体现了美育的特征,并作为经典格言得以流传。
2.美育的形象性
是指审美教育是通过关的事物的具体可感的形象来吸引受教者、感染受教者、使受教者亲临其境、亲闻其声,亲见其形,得到审美的愉悦,从而达到教育目的。
3.视听艺术
是指人必须借助审美听觉、审美视觉及与之相应的审美媒介来传达和接受审美经验的艺术。它主要包括戏剧、舞蹈、影视等艺术门类。
4.语言审美化技能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按照美的规律,将日常生活语言转化为教学语言并增强其艺术表现力的特殊能力。
四、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为什么行政命令和道德教化不能很好地引导人的趣味呢?
答:趣味的引导,单纯依靠行政命令和道德教化是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这是因为:
(1)行政命令和道德教化是针对人的理性的,只能对趣味发生间接的作用,而无直接作用。在这个意义上,趣味教育首先就是一种感性教育。
(2)行政命令和道德教化常常对人的趣味起一种抑制和束缚的作用,使趣味不能展开,当然就更不能谈到它的发展了。
可见,在引导人的趣味方面,行政命令和道德教化不是一种最佳途径。
2.塑造审美心理结构的意义是什么?
答:塑造审美心理结构的意义是:
第一,审美心理结构具有不同于智力结构、意志结构的特征,是人的健全心理结构的重要组成,并且是其他的心理结构所无法替代的。
第二,审美心理结构可以净化人的个体私欲,使人的盲目冲动秩序化,从而培养起一种感性和理性融合,情感和理智协调的心理定势,树立一种超越的人生态度,升华人的心灵境界,使人的个性和谐,人格完整。
第三,人如果缺少审美心理结构,人就会丧失感性、丧失情感、丧失生命的活力,就会变得麻木不仁,冷漠无情,对自然界的变化,人世间的沧桑都无动于衷,对人生的苦难没有丝毫同情。因此,必须重视对人的审美心理结构的塑造,使人的心理结构完善,人格完整,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