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秋学期(高起本:1809-2103)《社会工作价值与伦理》在线作业-00002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的价值冲突认为社会工作重视“案主自决”,尊重个人自由和作出选择的权利;但另一方面,社会为了确保正常运作,又必须对其中每一个成员的行为进行有效控制,而这一定程度上会限制个人自由。
A.个人价值对制度目标
B.个人自由对社会控制
C.团体责任对个人责任
D.革新变迁对传统主义
2.老年社会工作者在从事相关服务时应优先考虑()
A.生命安全与生活权利
B.家人的意愿
C.老人是否拥有自决的能力
D.老人文化背景
3.伦理守则的(),就是将伦理守则的主要理念和道德标准贯穿于社会工作教育、社会工作者资格认证标准、行业标准、机构规章、法律规章等各个层面而形成的一系列规范,这些规范为伦理守则的落实提供了制度支撑。
A.行动体系
B.规范体系
C.价值体系
D.指导体系
9.()就是指要求社会工作者在与服务对象建立专业关系的过程中一直保持开放和诚实的态度,真实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A.自决
B.非评判
C.保密
D.真诚
5.守时、注重礼节、有责任感、保持专业性人际关系、主动学习等要求属于实习生对实习机构的伦理责任中的()
A.体现出基本的职业操守
B.与其他专业人员合作,履行社会工作职
C.实习生不能在电话中向任何人透漏信息
D.遵循机构政策和工作程序,听从用人单位的工作安排
6.发展同辈关系,寻求日益增加的独立性,发展独立生活所需的技能是哪一阶段的任务()
A.儿童期
B.青少年期
C.成年期
D.老年期
7.()规定:对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行为,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有权予以劝阻、制止或者向有关部门提出检举或者控告。
A.《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B.《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C.《刑事诉讼法》
D.《未成年人保护法》
8.基于对“人的价值与尊严”的肯定,社会工作者必须具有基本的人文关怀理念:以()为前提,关心人、尊重人,在服务活动中善待服务对象。
A.人格平等
B.社会平等
C.自然平等
D.法律平等
9.()是社会工作实习教育的一种必要手段。实习生可事先主动与督导讨论评估的程序,包括时间、标准、评估工具等,了解实习评估的各个环节。
A.实习督导
B.实习评估
C.报告撰写
D.实习反思
10.对同事的合作涉及的伦理标准不包括()
A.拥有团队合作能力,以公平和专业的态度对待同事
B.工作者应采取适当的规范来劝阻、预防、揭穿和纠正同事的不伦行为,维护服务对象的合法权益
C.从专业的角度尽力与同事协作,并以客观、尊重的态度满足服务对象的需求
D.尽量促使跨专业团队清楚地界定团队整体及其个别成员的专业和伦理责任
11.信守的伦理标准不包括()。
A.遵守服务机构的规则,履行机构赋予的权责。
B.妥善管理机构的资金,绝不滥用或不依指定用途使用资金。
C.在能力范围内提供咨询
D.正确区分与表明自己的身份。
12.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违背基本的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行为,主要表现为伪造数据、窜改数据和剽窃等,通常称之为
A.学术不端。
B.学术欺骗
C.学术伪造
D.学术拖延
13.不应利用同事与服务对象的争议获取个人利益,不应在不尊重其他同事的情况下招揽其服务对象。这属于社会工作者对()的伦理责任。
A.同事
B.机构
C.社会
D.服务对象
17.“与服务对象协议处遇计划及相关事项” 属于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伦理责任中的()
A.维护服务对象利益至上
B.维护服务对象自我决定
C.保密与保障服务对象隐私
D.促进福利的实现
15.()指不对服务对象作出是非对错的判断,不能用语言或非语言的方式责备服务对象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它是与接纳原则密切相关的一个原则。
A.自决
B.非评判
C.保密
D.真诚
10.社会工作者要处理好跨领域的合作关系,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讨论服务对象及其家庭时要向其他成员说明服务对象自决以及保密的价值观
B.在伦理委员会内部倡导服务对象的权利和利益
C.明确跨领域团队的功能和各个成员的角色
D.社会工作者在跨领域合作中要居于主导地位
17.()的价值冲突认为社会工作者相信,任何个体都有其独特性,不应该仅仅因为某些特性而被定型或归类,这种定型或归类会导致刻板化印象,违背个别性原则。
A.个人价值对制度目标
B.个性化对模式化
C.团体责任对个人责任
D.异质性对同质性
11.()意味着无论是社会工作者之间还是专业服务机构之间,基于共同的服务宗旨和专业使命,彼此都是相互合作的关系。另外,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之间也是一种合作关系。
A.服务
B.利他
C.合作
D.人的价值与尊严
12.()通常指一种专业或职业指导其全部服务实践的基本理念和准则。这里所使用的(),指社会工作者所遵守和奉行的专业服务理念和准则。
A.价值观
B.专业价值
C.社会价值
D.个人价值
20.“关于研究者围绕研究本身与专业机构、同事之间展开的讨论与交流,都要限定在专业基础之上和范围之内,而不能旁涉其他、无所顾忌”,是指社会工作者在开展服务是要()
A.知情同意
B.接受指导
C.限于专业
D.发展新的知识
二、多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21.学校社会工作的特点包括()
A.面对来自学校方面对其专业信誉的质疑和挑战。
B.服务对象通常都是青少年。保密问题和知情同意问题变得非常复杂。
C.需求较为单一,基本是学业问题。
D.面对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服务对象并保持工作的效能
22.在美国社会工作者协会《伦理守则》中,有两项核心价值强调“敬业”,分别是()
A.正直
B.能力
C.平等
D.利他
E.合作
23.工作结束期主要的伦理实践包括()。
A.保守秘密
B.做好充分记录
C.对服务对象工作后期关心的问题保持敏感
D.如果对服务对象不再有帮助,应终止服务或转介给其他工作者
E.评估服务的有效性
24.具体说来,如果符合以下所有标准,接受礼物可能是符合伦理的()。
A.促进而不是危害服务对象的福祉
B.不会在未来使工作者的客观性或提供胜任服务的能力打折扣
C.促进工作者与服务对象的私人关系
D.是与服务对象的文化惯例相一致的感谢的象征,并且经济价值不高
E.是服务中很少发生的事件而不是经常出现的行为
25.行业协会及其伦理委员会在伦理守则执行方面的主要职责包括()。
A.宣传和推广
B.提出申请及初步审议
C.提供伦理咨询
D.职业道德培训
E.进行伦理审査
26.因为资源限制而导致伦理困境时,可以如何解决()
A.案主的利益是最优先的。
B.社会工作者应倡导资源分配程序是公开且公平的,当并非所有案主的需求都能被满足时,应建立一个没有歧视、适当且原则一致的分配程序。
C.社会工作者应优先将资源分配给自己主观上认为最需要的案主。
D.社会工作行政人员应在机构内外倡导为案主需求提供充分的资源。
27.以下属于能力边界要求社会工作者应注意的事项的是()
A.仅立足于现有的能力,或具有取得必备能力的意愿
B.仅在自己所受的教育、训练、执照、证书,所受的咨询或被督导的经验,及相关专业经验的范围内提供服务和展现自己
C.在独立的领域提供服务,或使用新的介入技术或取向,应在相当的研习、训练、咨询或接受具备该介入技术或取向的专家督导下才可施行
D.服务过程中,服务对象的问题在自己能力范围外就立刻停止服务结案
28.督导的信守包括()。
A.具备督导相关的知识与技能,仅在自身知识与能力的范围之内提供督导服务
B.设定清楚的、适当的和具有文化敏感度的关系界限
C.公正与尊重地评估督导对象的表现
D.正确、充分、及时地作好服务记录,在记录中尽可能适当地保护服务对象的隐私,并按规定保存记录
E.提供或者安排督导对象的继续教育
29.芮施和罗(Reisch & Lowe)对潜在的揭发者提供了一些指导,在充分确认谴责谁和谴责是否公开后,揭发者必须考虑以下哪些问题()
A.对于这些公共利益的义务在价值上是否超过了对同事和事务所的责任
B.存在的事实是否使该行动具有正当的理由,所有内部的解决措施是否都已经尝试过
C.是否存在充裕的时间来运用其他的方式
D.对于同事和事务所的伤害能否降到最低限度?有没有伤害最少的方法
30.社会工作者在评估与研究介入方案上的伦理责任是()
A.发展新知识
B.接受指导
C.限于专业
D.避免冲突
三、判断题 (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31.知情同意原则认为社会工作研究不能强迫任何人参加,意味着研究参与者同意参加研究(如回答问题),而且可以选择在任何时间退出研究。
32.之所以会产生伦理困境,是因为社会工作者专业能力不足造成的。
49.瑞默(F.G.Reamer)认为,社会工作是一个以价值为本的专业,价值不仅是做事情的一种方式,而且是关于做什么事情是有价值的和应该如何去做的准则。
34.中国社会工作者协会的《中国社会工作者守则》明确规定作为实习生的准社工,应对在介入过程中所获得的所有信息进行保密。
35.专业关系是一种工作关系,而非私人关系,有明确的(服务)目的。
36.工作者不应与现有或先前的服务对象产生双重或多重关系,以避免利用或可能伤害服务对象的风险。
37.美国学者麦克里德(D. I, McLeod)和梅耶(H. J. Meyer)提出了十组相互冲突的价值。
38.工作者的专长不在于推荐好的选择,而在于协助服务对象界定问题,开发和考察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大限度提高其独立决策的能力、机会以及实施其决策。
39.工作者应告知参与家庭、夫妻、婚姻或团体咨询的服务对象,有关专业协会和机构对于团体或家庭服务中在其成员间公开机密资料的相关政策。
40.在调节范围上专业伦理是哲理思想、价值体系、伦理原则和伦理标准(行为标准)的统一,体现了价值理念和行为规范的统一。
44.社会工作者应对社会弱势群体给予特别的关注。
42.对于参与者的平等、尊重和基本人权的保护,是专业研究伦理的核心规则。
43.社会工作伦理守则的责任主体是社会工作者和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其承担的伦理责任不因为专业职责、工作机构或服务对象的不同而有所差异。责任主体的责任范畴包括服务对象(或服务使用者)、同事(包括非本专业的同事)、受雇机构、工作员自身、专业和社会等。
44.工作者和服务对象之间的专业工作和私人生活之间必须有界限。界限为服务对象提供安全,为有效服务提供必要的情感距离。。
45.工作者在提供服务时不需要关注服务对象不同的文化背景,只需要保障服务效能即可
46.对谁忠诚的问题也会造成伦理冲突。
47.实习生应该告知服务对象,法院有权索取有关服务对象的资料。
48.社会工作者可以携带个体自我的喜好、信仰、价值 立场等系列特征进行实务工作。
35.工作者应通过直接提供咨询或向有关部门反映的方式,增进同事现实工作情境下应用保密原则的认知和能力。
50.如果冲突无法解决或者意见无法统一,工作者可以合理表达不同的意见,并批评向同一服务对象提供服务的同事的意见与做法;在用语方面,可以不客观、不保持价值中立,并进行人身攻击。
2025-11-08
浏览量: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