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考任务一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3.9.在0-3岁婴幼儿保教工作中,( )既是教育对象,又是教育主体。
A.政府管理部门
B.早教教师
C.教养人
D..婴幼儿
2.对2岁幼儿来说,最重要的关系人是( )。
A.早教教师
B.亲戚
C.同伴
D.教养人
3.0~3岁通常又合称为( )。
A.乳儿期
B.婴儿期
C.新生儿期
D.婴幼儿期
4.对于0-3岁阶段来说,其保育与教育内容的特点主要表现为( )。
A.保育先于教育
B.生活多于学习
C.个别教养多于集体活动
D.情绪、情感重于认知
1.婴幼儿在保教过程中不是被动地接受照护服务,照护者要以他们为保教活动的中心,而且婴
幼儿本身也具有主观能动性,与照护者之间不断产生互动。这体现了在婴幼儿早期教育中教育主体的( )。
A.多元性
B.双主体性
C.互为主体性
D.特殊性
6.1~3岁幼儿最重要的生活场所是( )。
A.公园
B.家庭
C.托儿所
D.早教中心
4.与我国现阶段0-3岁婴幼儿保教工作的发展趋势不相符的是( )。
A.注重教育公平
B.政府主导,托育、早教机构为主,家庭为辅
C.重视对教养人的指导
D.托育师资专业化
8.8.婴幼儿保育与教育的教育主体除了照护者之外,还包括( )。
A.政府管理部门
B.托幼机构
C.0-3岁婴幼儿
D.社区自愿者
9.在0~3岁婴幼儿保育与教育的内容中,( )不属于保育的内容。
A.科学喂养
B.疾病与意外伤害
C.生活习惯
D.语言发展
13.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将0-3岁阶段划分为口腔期和( )。
A.婴儿期
B.学龄期
C.儿童早期
D.肛门期
11.通常,0-3岁婴幼儿不会经历( )敏感期。
A.语言
B.书写
C.感官
D.动作
12.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是指( )。
A.儿童最容易掌握的能力
B.儿童现有发展水平和可能发展水平之间差异
C.儿童近期刚刚掌握的知识和能力
D.最能够促进儿童发展的各种方法和途径
16.依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儿童把不熟悉的事物纳入已有的心理图式之中,这个过程称作( )。
A.抑制
B.固着
C.同化
D.顺应
10.在皮亚杰看来,儿童遇到多种多样的事物,此时需要建立新的认识结构,这个过程称为( )。
A.整合
B.图式
C.同化
D.顺应
11.生态系统理论认为,( )是对婴幼儿发展影响最深刻的环境体系。
A.宏观系统
B.外观系统
C.中观系统
D.微观系统
16.皮亚杰将0~2岁阶段称为(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思维阶段
C.具体运算思维阶段
D.形式运算思维阶段
12.精神分析学说创始人弗洛伊德除了强调生物学因素对婴幼儿的作用,还强调( )的重要性。
A.早期经验和教养
B.社会环境
C.敏感期
D.主观能动性
21.( )是婴儿7~9个月时开始逐步发展起来的,具体表现为当客体(人或物)被部分或全部遮挡住时,婴儿依然能将其找出来。
A.认知调节
B.知觉恒常性
C.客体永久性
D.具体形象思维
19.当婴儿发生急性腹泻后,( )的变化是最明显的。
A.身高
B.体重
C.头围
D.脑重
20.( )是新生儿最先发展的粗大动作。
A.头部动作
B.抓握动作
C.涂鸦动作
D.生活自理动作
21.下列语言发展阶段中,( )最显著的表现是牙牙学语。
A.词汇运用
B.理解与生成
C.第一个词
D.前语言交流
22.婴幼儿大脑具有很强的可塑性,这主要表现在脑细胞发育的潜力,还表现在( )。
A.婴幼儿最先发展头部动作
B.头部占比逐渐降低
C.大脑神经迅速髓鞘化
D.大脑具有很强的代偿功能
22.( )可以较好地反映婴幼儿的长期营养状况。
A.身高
B.体重
C.头围
D.骨骼
24.著名的“视崖实验”证明了婴儿存在( )。
A.视觉
B.听觉
C.嗅觉
D.深度知觉
25.1972年,研究者对88名3~24月龄的婴幼儿进行了著名的“点红实验”。这项研究主要探索了婴幼儿( )的发展。
A.自我意识
B.同伴交往
C.记忆力
D.亲子依恋
形考任务二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1.为了避免出现窒息等意外伤害,通常让婴儿采用( )姿势睡觉。
A.侧卧或仰卧
B.俯卧或侧卧
C.仰卧或俯卧
D.无所谓
2.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共同建议纯母乳喂养至少至( )。
A.1个月
B.3个月
C.6个月
D.12个月
3.0~6月龄婴儿采取纯母乳喂养时应视情况添加( )。
A.维生素K
B.维生素C
C.维生素E
D.叶酸
4.对于0~6月龄婴儿来说,( )是最佳的喂养方式。
A.纯母乳喂养
B.婴儿配方奶粉喂养
C.普通牛奶喂养
D.混合喂养
5.下列情形中,( )不是造成婴儿窒息的常见原因。
A.新生儿口疮
B.溢奶
C.成人无意压迫
D.异物覆盖
6.0~6月龄婴儿最常发生的意外伤害是( )。
A.坠落
B.窒息
C.烫伤
D.吞食异物
7.新生儿喂奶后,照护者应及时帮新生儿拍嗝,这时为了避免出现( )的情况。
A.消化不良
B.溢奶或吐奶
C.窒息
D.便秘
8.新生儿出生满24小时后即可接种的疫苗包括卡介苗和( )。
A.百白破联合疫苗
B.乙肝疫苗
C.新冠疫苗
D.脊灰疫苗
9.( )是7~12月龄的婴儿的主要营养来源。
A.辅食
B.谷物类
C.蔬菜水果
D.奶类
10.当婴儿发生腹泻时,不仅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还可能造成( ),甚至危及生命。
A.脱水、酸中毒
B.肠胃炎
C.精神萎靡
D.哮喘
11.在冬季,下列时段中适合带婴儿到户外活动的时间为( )和下午3~5点。
A.上午8~9点
B.上午10~11点
C.下午1~2点
D.晚上8~9点
12.7-12月龄婴儿常见的意外伤害包括( )。
A.烫伤和坠落
B.窒息和骨折
C.食物中毒和吞食异物
D.溺水和坠落
13.给婴儿添加辅食时,错误的添加方法是( )。
A.从一种到多种
B.优先选用成品辅食
C.添加量由少到多
D.逐渐从稀到稠
14.10-12月龄婴儿情绪发展的教育策略是( )。
A.帮助婴儿认识多种情绪
B.让婴儿在生活环节中配合成人做事,开展亲子互动交往
C.帮助婴儿情绪社会化,建立亲子依恋关系
D.鼓励婴儿在自我探索中认识自己
15.增加日照时间可预防( )。
A.黄疸
B.婴儿哮喘
C.小儿佝偻病
D.小儿肺炎
16.通常,7-12月龄婴儿每天睡眠时长约为( )小时。
A.8
B.10
C.14
D.18
形考任务三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1.当幼儿快2岁时,他们开始经常说“不要”“自己来”,拒绝成人的帮助,这标志着( )开始明显发展。
A.语言能力
B.自我意识
C.动作能力
D.认知能力
2.下列关于13-24月龄幼儿家庭教养的做法中,( )是不恰当的。
A.细心护理幼儿生活起居
B.培养幼儿勇于探究和求知的精神
C.积极应对幼儿逆反心理,培养良好个性
D.与其他同龄幼儿进行横向比较,及时发现幼儿发展的不足
3.下列关于1-2岁幼儿开展户外活动的做法中,错误的是( )。
A.给幼儿穿宽松、吸汗的衣服
B.选择离家比较近的地方
C.选择运动量大、锻炼效果好的运动
D.夏季上午9-10点开展活动
4.1~2岁幼儿一天的睡眠时间一般为( )个小时。
A.8~9
B.13~14
C.16~17
D.19~20
5.当学步幼儿出现磕碰时,家长应首先( )。
A.叮嘱幼儿下次小心
B.消除安全隐患
C.检查幼儿是否受伤
D.送医治疗
6.幼儿在1岁之后饮食逐渐过渡到以( )为主。
A.母乳
B.配方奶粉
C.谷、肉、蛋、蔬
D.高蛋白食物
7.婴幼儿入幼儿园的主要准备不包括( )。
A.心理准备
B.生活准备
C.交往准备
D.知识准备
8.下列关于2-3岁幼儿情感与社会性发展教育的做法中,正确的是( )。
A.成人以身作则,保持积极愉快的情绪
B.用幼儿喜欢的玩具和美食来强化其行为和习惯
C.幼儿认知能力不足,这时没必要和他们讲道理
D.争抢玩具时,及时呵斥和制止幼儿,并没收玩具
9.对于1岁以上幼儿来说,水分摄入的最佳来源是( )。
A.白开水
B.母乳
C.配方奶
D.儿童饮料
10.下列有关2-3岁幼儿营养均衡的做法,不正确的是( )。
A.避免食用过多的刺激性调味品
B.拒绝过多油炸食品
C.合理搭配各类食物
D.进食各类滋补品以加强营养
11.合理摄入膳食纤维对2-3岁幼儿的益处是( )。
A.调节人体生理机能
B.改善肠道环境,促进肠胃蠕动,减少便秘
C.保护内脏、维持体温
D.为身体提供充足的热量
12.下列举措中,( )有助于培养13~24月龄幼儿良好睡眠习惯。
A.营造利于睡眠的环境
B.做好睡前的良好准备
C.纠正不良的睡眠习惯
D.确保睡眠环境的安全
13.下列举措中,( )有助于促进19~24月龄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
A.给幼儿创造表达得机会,鼓励他们大胆说,不要替代他们表达
B.多带幼儿玩过家家等游戏
C.借助图书故事引导幼儿表达
D.教幼儿儿歌、童谣等,帮助幼儿逐步把字音发准
14.婴幼儿龋齿的危害主要有( )。
A.咀嚼能力减低,造成营养不良
B.形成口腔感染病灶
C.口腔温度升高,引起低热、贫血等
D.可能造成心理障碍
15.对于2-3岁幼儿来说,健康的饮食习惯除了定时定量外,还包括( )。
A.饭前洗手的习惯
B.少食多餐的习惯
C.细嚼慢咽的习惯
D.自己拿勺子吃饭
形考任务四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1.婴幼儿早教机构环境配备的首要原则是( )。
A.趣味性原则
B.探究性原则
C.多样性原则
D.安全性原则
2.婴幼儿早教机构设计活动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
A.个别化原则
B.趣味化原则
C.生活化原则
D.游戏化原则
3.0-3岁婴幼儿半日早教活动的每个环节的活动时长最好不要超过( )。
A.半小时
B.20分钟
C.10分钟
D.5分钟
4.0-3岁婴幼儿早教机构在选择和设计活动时应遵循生活化原则、( )和个性化原则。
A.易操作原则
B.游戏化原则
C.多样化原则
D.探究性原则
5.早教活动应渗透或穿插在日常生活中进行,这告诉我们在设计0-3岁婴幼儿活动时应遵循( )原则。
A.个别化原则
B.趣味化原则
C.生活化原则
D.游戏化原则
6.早教教师在选择早教活动内容时,应重点考虑( )。
A.婴幼儿的个体差异
B.教养人的个性化需求
C.环境和材料的安全性
D.婴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关键经验
7.0~3岁婴幼儿保教机构的基本定位是( )机构和家庭养育的必要补充。
A.盈利性
B.公益性
C.服务性
D.教育性
8.学习障碍属于( )类型。
A.身体缺陷
B.交际障碍
C.认知障碍
D.社会性障碍
9.在我国,可用于0~3岁智力落后婴幼儿筛查的量表主要是( )。
A.韦氏智力量表
B.丹佛智力发育筛查法
C.比奈智力量表
D.多元智能量表
10.以下属于儿童身体缺陷的是( )。
A.多动症
B.自闭症
C.脑瘫
D.哮喘
11.在幼儿智力发展水平正常、排除自闭症等病症影响的情况下,( )是导致交际障碍的最主要原因。
A.听觉障碍和视觉障碍
B.唐氏综合症
C.智力落后
D.学业不良
12.在设计婴幼儿早教活动时要体现个性化的需求,这主要是指( )。
A.早教教师要理解、尊重婴幼儿的发展差异
B.早教教师针对不同婴幼儿及其教养人的个别需求给予针对性的指导
C.早教教师针对不同的教养人采取不同的指导方法
D.早教教师力求设计新奇、与众不同的早教活动
13.0-3岁婴幼儿早教活动的的评价可从( )等方面进行评价。
A.活动目标的达成度
B.活动过程的节奏感
C.活动材料的多样性
D.活动参与者的满足感
14.0-3岁婴幼儿保教机构的主要任务包括( )。
A.开展相关科学研究
B.维护、保障婴幼儿合法权益
C.提供0-3岁婴幼儿保育与教育服务
D.提供科学育儿指导
15.0-3岁特殊儿童的家庭教育要遵循( )。
A.适度原则
B.一直原则
C.言传身教原则
D.逐步原则
期末大作业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1.请阅读下面的案例材料,并结合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嘟嘟8个月了,她已经学会了爬行,而且特别喜欢爬。每当爸爸妈妈把她从婴儿车中抱出来放到地毯上后,她就开始兴奋地爬来爬去,一会儿去追滚动的小球,一会儿沿着墙根前进,一会儿看着不远处的妈妈,咯咯地笑着迅速爬到妈妈跟前,玩得不亦乐乎。
请运用婴幼儿动作发展的相关知识分析案例中孩子的表现及并提出你的教育指导策略。
2.0-3岁婴幼儿往往容易遭受意外伤害,这些意外伤害主要有什么?应该采取哪些必要的预防措施?(作答要求不少于300字)
3.实践应用题
请结合教材内容,尝试给给早教活动中心设计一份半日早教活动方案。